共青团烟台市委统战联络部张真同志事迹材料

  张真,女,1983年5月出生,汉族,2004年7月烟台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经省委组织部选调分配到福山区高疃镇政府工作,2007年8月考入团市委,先后担任科员、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现任共青团烟台市委统战联络部部长、市青年联合会秘书长职务。
  一、工作思路清、魄力大,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比较强。
  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看问题有独到见解,善于提出参谋性建议。工作有章法,处事有分寸,原则性与灵活性把握比较好,善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齐心协力开展工作。工作中,紧抓时代脉搏,贴近青年需求,注重青少年思想引导,抓住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积聚青春正能量,组织各级团组织、青联组织举办座谈会、宣讲会、培训班100多场次。注重表达青年诉求,组织人大、政协中的青联委员深入基层,围绕留守儿童保护、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困境青少年救助帮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青少年事业发展议案、提案35件,其中青联界别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建议》被市政协评选为优秀提案。注重典型示范引导,组织开展“烟台十大杰出青年”、“烟台青年榜样”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事迹,努力形成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创先进的热潮。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张广秀、“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刁娜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青年,展示了烟台青年的良好风貌。
  二、工作作风实、有担当,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比较强。
  工作一丝不苟,对交办的任务能够想在前、做在前,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成效比较明显。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广泛动员各界别青联委员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仅用三天时间筹备出全市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赈灾义演,募集400多万元捐款和物资。2008年底调整到组织部伊始,即牵头负责筹备第十五次团代会,时间紧,任务重,老部长还转岗到其他工作单位。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坚持“白加黑”、“5加2”的工作方式,克服了缺少“传帮带”的不利因素,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了工作状态,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模拟工作流程,确保任何环节不出现纰漏,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组织工作,新一届委员会委员及常委、书记、副书记全部以全票当选,获得了团省委、市委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2010年,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始基层团组织换届试点工作,率先组织开展了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充分整合团市委机关、市直团委、青联、青企协等团内外各类组织资源,采用“活动+阵地+项目+团建”的“3+1”联手共建模式,依托各战线的重点工作和品牌活动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为推广烟台开展基层团组织换届工作经验,全省共青团系统组织工作会第一次在地市召开。
  三、注重工作创新、求突破,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
  工作中始终坚持求新、求变,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青年的领域和空间。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导,助推青年公益事业发展。建立完善市级青年社会组织数据库,畅通与60余家社会组织的直接联系。积极整合市青联委员、企业等社会资源,筹集资金10万元专项用于青年社会组织工作。我市推报的“情暖基层、助力党建”志愿服务项目、“80后爱心助老千村慈善行”和“回归人员之子心理救助”等多个项目被评选为山东青年社会组织杰出公益项目。成功举办“琴瑟和鸣 普觉人生”烟台市第26届暨首届汉式青年集体婚礼,“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18对新人喜结连理,在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倡树“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社会新风。人民网、网易、腾讯、搜狐、凤凰网、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即时报道,也引发了央视新闻、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微博的热议。同时,为拓宽单身青年交友渠道,推出“‘青’城之恋”烟台市青年公益联谊会,为适龄单身青年打造公益交友平台,受到广大青年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青联资源优势,组织举办为地震灾区捐款、胶东红色文化青少年书画展作品义卖、青联公益行等活动,募集近200万元款项用于灾区重建和贫苦学生救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受聘担任烟台交警形象大使,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并引导身边的青年做遵纪守法、安全驾驶的文明市民,为魅力烟台、文明烟台贡献青春力量。

 

 
分享到: 
4.55K

相关报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