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创建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纪实(下)

发表时间:2018-07-25 08:39:00来源:烟台文明网

    烟台文明网7月25日讯 文化建设是民生幸福的显著标志,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当前,烟台正以“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三连冠为契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丰硕成果。

    机制创新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提高群众愉悦感,烟台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正是凭借这种文化信仰,烟台全面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更加自觉主动地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来认识、谋划和部署。

    ——由市直26个部门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

    ——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提供了总体思路。并相继出台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制度支撑。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所需经费均纳入财政预算,文化建设投入连年增加。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编办、人社局等七部门联合发文,落实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颁布了《烟台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包括保障标准、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三部分,形成标准体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激发公共文化机构发展活力;

    文化服务提升有了指引,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烟台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文化基础设施、遍布城乡的文化活动阵地、面向全体市民的文化服务体系。优化了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能力。

    在市区,打造了全国一流的文化中心。投入10.7亿元在市区黄金地段建设启用了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京剧院、青少年宫和图书城于一体的烟台文化中心,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在县域,文化场馆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莱山区胶东文化广场、5.3万平方米的牟平区文化中心、3.4万平方米的福山区文博苑、5.7万平方米的开发区福莱山公园文化场馆、6.6万平方米的莱州市市民文化中心等一批高档次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处新建设施投入都在4亿元以上;近两年,全市共有14个文化馆、图书馆通过新建或改建,达到国家标准,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

    基层建设 

    营造文化惠民氛围 

    7月2日下午,2018山东烟台文化艺术季暨第二届烟台文化惠民消费季启动仪式在烟台文化中心广场开幕。

    一场文化盛宴,将在港城陆续上演。其涵盖专业艺术、公共文化、图书文博、广播影视、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六大领域,特设“春天的故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香烟台”阅读推广、振兴“烟台京剧码头”、“魅力烟台”文化交流、“艺术烟台”全民艺术普及、全市“双演”惠民巡演六大重点系列,设立演出、展览、阅读、赛事、体验、影视、广场活动七个常规单元,围绕戏曲传承、京剧繁荣、全民阅读、艺术普及、非遗体验等共组织文化活动400多场,打造“百姓的舞台”“艺术的盛会”。

    丰富的文化供给,为群众提供文化选择。围绕增加供给,烟台相继开展了系列公共文化活动,每年推出200多个常态项目,活动门类多、辐射面广、群众参与性强。每年创新举办为期四个月的“烟台文化艺术季”,市政府将其列入为民服务实事重要内容,参与群众达100多万人次。精心打造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季、合唱艺术节、文化大讲堂、百姓舞台、庄户剧团展演、志愿者乐团演出季等品牌文化活动,市区两级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000多场,其中市区高水平舞台演出达到180多场、各类文博展览200多场,营造了“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欢乐伴全年”的浓厚文化氛围。全民阅读工作如火如荼,构建起以图书馆为中心,以城市书房为骨干,以社区城市书屋和便民阅读空间为补充的15分钟便民阅读圈,不断满足市民多元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目前全市已建成8处城市书房(屋)。以“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为抓手,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全市共有近8万名中小学生、600所学校参与了线上线下活动。

    基层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点,也是文化惠民工程的着力点。强化服务均等,烟台各级文化馆施行“结对子,种文化”包片辅导制度,多部门联合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暖心工程”“六进工程”“农民工文化保障行动”,保障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目前,全市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59个,5000多个村(社区)建成达标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有线电视入村工程全面贯通,入村率达到了100%,覆盖率在全国领先。

    社会力量 

    引入文化建设新路径 

    文化发展需要新路径,社会参与无疑为文化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建立烟台市繁荣舞台艺术“双演”机制,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生产与供给。近两年,烟台以问题导向推出繁荣舞台艺术“双演”机制,以全市国有文艺院团、文化馆和民营文艺团体为申报主体,逢单年重点实施汇演选拔,逢双年重点实施巡演惠民,激励艺术创作,扩大文化消费,丰富文化供给。

    “双演”机制,是加快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促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举措。它破除“门户偏见”,既激发了国有院团的竞争意识,又激发了社会团体参与艺术创作和公共服务的热情与活力。

    据悉,在首个“双演”期内,全市新创作舞台剧目、群文类作品和主题演艺品牌达到60余部(件),多部作品申报入选国家、省重大演展项目,成绩斐然。现代京剧《烟台解放》入选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现代吕剧《感动中国刘盛兰》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音乐作品《闯海人》入选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此项目山东省仅6个项目入选。

    作为社会力量的志愿者乐团如何参与文化建设?烟台创新思路,培育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为群众带来“高雅艺术零距离”的精神享受。

    烟台创新打造烟台文华爱乐乐团和华韵民族乐团两支文化志愿者乐团,每年两次推出“志愿者乐团演出季”。同时提出“演出季+小分队”的服务模式,每年在烟台大剧院、胶东剧院、牟平大剧院、进企业、进农村等演出10几个场次。乐团每年组建“小分队”,深入到福利院、SOS儿童村、富士康烟台工业园、昆嵛山革命老区进行巡演,慰问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去年,华韵民族乐团走出烟台,在天津、河北、辽宁、山东4个环渤海省(市)的17座城市进行巡演,举办17场音乐会,3场艺术研讨会,观众2万多人。

    文化强市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全市上下正奋进在新时代,迫切呼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我们用昂扬的精神,共同谱写蓬勃向上的烟台文化发展壮美篇章。(YMG记者 慕溯)

责任编辑:纪春艳

主题活动

更多>>
  • 1.png
  • 1.png
  • 1.png
  • 1.png
  • 1.png
  • 魅力烟台魅力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