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谱写烟台幸福文明和谐新乐章

发表时间:2018-12-24 09:31:00来源:烟台文明网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

    “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爱在烟台,难以离开”,这些话语浸透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烟台的诚意褒奖,更彰显着烟台这座城市的特色与品格。

    连续25载创城路,捧回文明城市“五连冠”,文明早已溶于烟台发展的点点滴滴,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打造“平安烟台”,四次斩获“长安杯”,成为全国唯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七连冠”城市,老百姓的“安全感”节节攀升;医疗、养老和社会救助标准逐年提高、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老百姓的“幸福感”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文明、安全、幸福,已然成为烟台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而这种品格恰是烟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最生动写照。当前,全市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新视野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谱写出一曲幸福文明和谐的新乐章。

    文明追求 

    五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一座城市,该坚守怎样的精神,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不断前行的强大合力?

    烟台给出的答案——文明。

    2005年10月,烟台成为9个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此后的2009年、2011年、2015年、2017年,烟台在一次次“文明”比拼中胜出,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五连冠”城市。

    穿越时空隧道,沿着文明的脚步,我们可以发现:古道热肠、急公好义的烟台人,始终将文明二字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植根脚下这方热土。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和文明城市建设。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市委、市政府就较早启动了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人民群众生活学习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1993年,市委、市政府围绕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作出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决定》,短期目标是“治城、育人、树新风”,长期目标是“树立繁荣、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每年集中两到三个月时间,开展“双文明月活动”。1999年,烟台市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成为全国最早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的53个城市(城区)之一。

    全国文明城市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单项评选表彰,而是反映一个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对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张十分难得的城市名片。2004年4月2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广泛深入开展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市深入推进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教兴烟、阳光政务、精神文明基础创建等六大工程。

    2004年4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并将实况进行了电视现场直播,全市50万人收看了大会实况。

    全市创城动员大会召开后,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力投入到创城工作中。政法公安部门对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整顿,建设、城管、环保等部门对城市环境进行清查整治。全市各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城各项活动,中小学生、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干部、青年志愿者共10万余人走上街头,义务清理卫生。

    面对“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含金量十足的奖牌,烟台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志在必得的豪气。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烟台在2004年全市GDP已经达到1630.89亿元,总量在全省跃居第二位,在首批14座沿海开放城市中增幅居第一位。与此同时,“最佳中国魅力城市”、“长安杯”、“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纷至沓来。

    首届中国魅力城市评选,市委、市政府邀请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担任推荐人,经过四个多月的激烈角逐,烟台在600多个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

    龙永图这样推荐烟台:“我觉得烟台人做事的精神,待人的品德,令人感动,这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又代表了我们传统的美德……我认为这就是烟台作为一个城市的魅力,我希望通过推荐烟台也能把这样一种精神推荐出去。”

    2005年10月26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烟台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此后,烟台在文明城市创建的路上一往无前。2009年初,烟台再次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并实现了位次前移。2011年,烟台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2015年,烟台市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四连冠”地级城市。2017年,烟台再一次不负众望,在“文明”比拼中胜出,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五连冠”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金字招牌”,几乎浓缩了烟台在城市建设、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成就,是城市软件、硬件各项优势的最好注解。

    烟台创建文明城市有一个鲜明的理念,就是“创建为了群众,创建依靠群众”。烟台各级党组织把文明城市创建和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坚持虚功实做,好事办实办好。

    回顾这些年烟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分享文明成果、为民谋福祉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人圆了新房梦。2017年,棚户区改造全市累计开工建设安置房3.04万套,开工率110%;基本建成2.8万套、建成率177%。截至目前,2018年全市开工安置房6.16万套、开工率100.41%;基本建成4.25万套、建成率222.1%,超额完成年度改造任务。

    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在全省率先编制了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实施细则,2017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1个;2018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43个,2019年计划改造14个,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背街小巷越来越亮堂。按照“十无”整治改造内容,2018年完成背街小巷改造307个、2019年计划改造21个……

    城市交通越来越畅通。在贯通断头路、丁字路方面,2017年完成23条;2018年完成23条;2019年计划再打通5条。

    持续的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市民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也厚植了城市精神高度不断刷新的土壤———

    浸润在文明的春风里,激发出人们向善的力量,烟台好人群像就是最生动的写照:五星义工许振珊无偿服务5万多小时,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一诺五十年,烟台活雷锋安立盛,2012年,山东省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安立盛志愿服务大队”成立;最美女孩刁娜舍己一条腿,救人一条命,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拾荒老人刘盛兰20年裸捐10余万元,成全了100余名寒门学子的明天……“好人群体”不约而同的善举,感染、带动着这座城市的人,形成一股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潮。

    文明人创文明城,文明城养文明人,人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昨天早上8点,家住芝罘区环山路的市民林建准时来到家门口的游园,拿着抹布、扫帚和塑料袋,擦拭木凳,清扫小路,捡拾垃圾。游园建好那天开始,林建每天都要来转上几次,一个游园让林建和邻居们的生活变得生机盎然,正因为热爱,他主动当起了这座游园的“清洁工”。“从前,过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人和车都在争抢,现在车让人,人让车,礼让行人不仅写进了交规,也写进了人们的心里。”港城的哥孙亮说,道路这么畅通,不能让人和车挤呀……

    一个人向着文明迈进一小步,城市向着文明迈进一大步,一个文明生态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在这样的良性循环里,一滴滴汗水汇聚,一个个心愿凝结,澎湃出众志成城的力量,凝聚起文明的强大能量,积蓄了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和谐使命 

    四度获得“长安杯” 

    “这座城市有安全感”。这是港城广大市民的感受。

    “安全感”并非空穴来风。2017年,烟台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七连冠”城市,第四次捧得“长安杯”。这标志着烟台政法综治工作水平和城市安全感、社会和谐感、群众幸福感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是国家在政法综治维稳领域设立的最高综合性奖项,也是彰显城市美誉度、社会和谐度、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金字招牌”,由中央综治委、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四年评选一次。而“长安杯”的评比条件是必须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的城市。曾有人如此形容“长安杯”的来之不易:“千万别小瞧这个‘长安杯’,得到它相当于要当连续三届的‘奥运冠军’,12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这份殊荣。”

    烟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起步早、基础好。1991年,全国第一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会上,“九牛爬坡一齐使劲,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烟台经验得到高度评价,要求在全国推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更加高涨。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2003年烟台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的目标。

    2005年,烟台再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实现了“四连冠”,首次捧得“长安杯”。“长安杯”的获得,意味着“全国最安全城市”建设已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夺荣誉不易,守荣誉更难,更何况“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维稳形势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传统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在过去传统的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中,保持稳定的重点在于‘社会治安稳定’ ,更多的是考虑少发案、不出事,更多的是靠管服、治服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是一种治乱循环的稳定。”时任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说,将稳定变成和谐,成为烟台人的新课题。

    经过一系列立足实际的调研,烟台确定了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构建和谐、促进发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使维护稳定的过程变为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变为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过程,变为和衷共济、共筑和谐的过程,用群众工作统领综治维稳工作。

    2008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动员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既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建设的继承、发展和升华,是‘和谐山东’、‘平安山东’建设在烟台的具体化、地方化和特色化,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烟台深化平安建设、维护和谐稳定的新思路、新目标、新定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很快,《关于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的意见》和《关于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明确提出了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和谐为上、基层为重、统筹为要”的“五为理念”,建立“源头预防、利益协调、诉求表达、舆情研判、矛盾化解、严打防控、社会管理、教育引导”八大机制,完善“组织领导、共建合力、基层基础、队伍建设”四项保障。

    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2009年5月,烟台市连续第五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实现“五连冠”,并再次斩获“长安杯”。

    烟台对于“安全感”的追求没有止步。荣获“五连冠”后,烟台组织精干力量,专门赴北京市西城区考察学习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并在芝罘区幸福街道开展了试点工作。试点取得了成功,探索建立了“管理精细化、服务亲情化”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并于2011年全市推广。

    2013年5月,烟台市喜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六连冠”。2017年9月19日,烟台再次因为和谐平安,凝聚全国目光。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对2013-2016年度全国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烟台第七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第四次捧回“长安杯”,成为全国唯一的“七连冠”城市。

    “七连冠”,不仅带给每一个烟台市民满怀的自豪感,更给烟台人美好生活平添了重要砝码———安全。从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到创建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再到全面建设平安烟台、法治烟台、和谐烟台,烟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率先趟出了一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路子。

    从2013年的“六连冠”到2017年的“七连冠”,烟台人为了一个城市的安宁和谐,交出了一份崭新的答卷。

    这全国独一份的荣誉,为何花落港城?烟台的答案是:创新。以创新导航,烟台找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捷径”;对心系群众持之以恒的坚守,让烟台独享“七连冠”的荣耀。

    更为重要的是,烟台与时俱进提出“三城联创”,在这一新载体引领下的烟台,正日益成为法治热土、平安高地、和谐家园。

    法治讲堂遍地开花,法律管家村村通,法治和谐人人享……如今,法治已成为烟台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共建立“法德讲堂”6100个、“法德共促会”5543个,建立法治文化基地168个,80%以上的村居(社区)设立法治文化大院。“法律管家制度”实现全覆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每个乡镇配备一个“法律管家服务团”,为每个村居配备一名“法律管家”,零门槛、零距离为群众开展法律服务,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帮助化解矛盾纠纷2万余起。

    “七连冠”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当平安成为城市的底色,走在烟台的大街小巷的我们更加拥有安全感。

    以军警民联防、点线面结合、防管控综合、人物技配套的“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年建设工程正有序推进,“雪亮”工程、“三环四横五纵”建设布局已全面完成,实现数字高清组网、警务云智能应用、重要部位全覆盖。看齐“朝阳群众”、“西城大妈”,莱州1.2万余群众加入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成为维护社会平安的重要力量。每年,烟台政法综治部门会利用6个月时间对全市排查出的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重点部位和突出治安问题,由市、县两级综治委进行挂牌督办,集中整治,并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整治工作进行监督,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

    有了矛盾,找谁化解,如何及时化解,也是考验一座城市和谐稳定程度的重要量尺。致力创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打造安定平和的“和谐家园”,烟台在医患、劳资、物业、交通事故、保险、房屋征迁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专业调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创新村民说事室、居民和谐理事会、企业和谐恳谈会等协商形式,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造性地把风险评估向司法领域延伸,纳入政法机关执法办案各个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烟台平安建设指明了方向。获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七连冠”后,全市政法综治部门并未懈怠。凭借这股冲进,全市上下已然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未来,他们将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立足政法工作实际,以“排干扰、解纠纷、化风险、保平安、促发展”为着力点,以创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关键点,依法保障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重大项目建设,在政治稳定、服务大局、法治建设、防控体系、强基固本、矛盾化解、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新合力,争取新突破。

    平安为了人民、平安依靠人民,烟台政法综治部门再次凝聚起磅礴力量,铆足干劲服务好全市中心工作,抓好法治烟台、正气烟台、和谐烟台以及政法队伍建设,让烟台人民共享平安果实,让平安成为港城烟台最鲜明的城市底色。

    幸福愿景 

    织密民生保障网 

    晚上7点多,一家五口、祖孙三代围成一圈,和和美美,刘美娜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平时一家人的吃喝,靠她一个人的退休金绰绰有余。“退休金连年涨,日子蹦高甜!”刘美娜说。

    “退休金从我退休第三年就开始涨,并且是连年涨。” 今年59岁的刘美娜说,她第一年的退休金是每月690元,今年涨到了2969元。而这已经是烟台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十四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退休金“十四连跳”背后,正是烟台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持续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烟台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设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由制度碎片化、发展不平衡向更加公平可持续转变,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涵盖养老、医保、低保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尽享改革发展成果。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最重要的一种保险机制,关乎每一位百姓的晚年幸福。

    1987年4月,烟台在威海羊亭、文登荀山、黄县(今龙口)芦头等乡镇开展“乡镇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个月后,出台《烟台市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统筹施行办法》,全市统筹,一步到位,全民、集体企业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办法。仅仅一年后,烟台又首次尝试对外商投资企业雇工、合同制工人、计划内临时工实行个人缴费。1992年7月1日,烟台开始实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并明确了参保人员统筹范围,首次将城镇街居、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及城镇户口的个体工商户纳入统筹。当年,全市初步建起覆盖不同性质企业、不分身份职工、不分户粮关系职工的全方位养老保险体系框架,实现了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此举,也使烟台成为最早实行企业职工个人缴费的地级市之一。

    让更多人尽享发展成果,烟台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还在继续。1996年1月,烟台在全省首批建立起“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同年,烟台还建立了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规定根据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标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适时进行适当调整,改变了以往养老金一定则终身不变的政策规定。

    1998年,是烟台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烟台建立起覆盖城镇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同年9月,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变养老金差额结算为全额结算,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12月,烟台又出台了针对个体私营从业人员的参保缴费政策,正式将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范围。

    至此,烟台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从养老保险单一险种,到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一,从国有、集体企业参保到各类企业全覆盖,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9月,烟台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管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统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对于打破城乡养老二元结构,率先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

    病有所医,是每个人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编织起“全市统一、城乡一体”的全民医保网,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

    在这一点上,莱阳市河洛镇沐浴村村民谢德强很有感触。他常年血压高,上个月因突然晕倒住了院。“住院5天花了3000多,自己才掏了800多。”谢德强说,以前就怕得病,不舒服也不敢去医院,现在医保报销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再也不用害怕“看病贵”了。

    从不敢去医院到不担心看病贵,形象地阐述了烟台医保制度的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初期,烟台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公费医疗,企业单位实行的是劳保医疗,期间部分地区、单位进行了医疗待遇的改进,包括医疗费包干使用或者随工资发放等。

    1994年到1996年,烟台开始按照医疗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总体框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招远、蓬莱、开发区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1996年1月,烟台全面启动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三金模式”,即社会统筹金、个人账户金、企业医疗调剂金。2000年12月1日,烟台首先在市直、芝罘区、莱州、招远的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开展医疗保险试点,到2002年7月,市直及包括开发区在内的13个县市区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对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的创新和机制转换,改变了过去国家为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承担无限责任的做法,实现福利保障到社会保障的转变;变过去国家和企业包揽职工医疗费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增加了个人自我保障的责任,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变过去各个单位分散管理为社会化管理,实现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建立起医、患、保三方面制约机制。

    制度还在不断完善,2014年,烟台印发《烟台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建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范围是不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城乡居民,这也标志着烟台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制度正式建立。

    随后,医保惠民政策不断出台:职工医保方面,将统筹基金年最高报销额提高至25万元;大额救助金年最高报销额提高至40万元;取消了参保职工在烟台市行政区域内非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限制。居民医保方面,统筹基金年最高报销额提高到一档18万元、二挡22万元;居民门诊慢病增加到60种,并提高了部分病种的年最高支付限额标准……

    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烟台还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织密社会救助安全网。

    作为全国较早开始探索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城市之一,1996年2月5日,烟台就出台了《烟台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开始在芝罘、菜山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公布1996年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同年9月10日,印发《烟台市农村社会保障暂行规定》,确定在全市建立并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实行一个县(市、区)一个标准线,一般不应低于年人均收入550元。

    烟台还不断扩大低保覆盖面、提高低保标准。

    2002年8月,烟台将原先以应得收入为依据确定低保对象,改为以实际收入为标准,进一步扩大低保覆盖面。调整后的标准高于济南、青岛,为全省最高低保标准。2003年1月1日起,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95元调整为220元。2007年,烟台农村低保标准由建制初县均每人每年650元提高到1100元,开发区达到1400元。同时,烟台还加紧做好城乡低收入群体建档工作,随着每一次城乡低保标准的提高,将处于低保边人群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

    截至去年底,烟台共有9.5万多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被纳入保障范围,全市县均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410元,县均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74元,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227元,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92亿元,城乡低保标准之比降为1.55:1,城乡之间、县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在乡企试点到各类企业全覆盖的养老保险,从不敢去医院到不担心看病贵的医疗保险,从积极试水到实现应保尽保的城乡低保,烟台实现了从基本生计保障到全面提升社会福利的递进,通过织密民生保障网,老百姓期待的幸福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

    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情怀直抵人心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情怀直抵人心。

    回应百姓诉求,烟台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努力,正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变为看得见的现实。

    寒冬时节,长岛旅游虽然没了夏日的火爆,但在北长山北城村,一家名为“海铭居”的渔家乐,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蓝天,碧海,还有美味佳肴,这趟真是没白来!”客人纷纷表示爱上了这里。

    更蓝的天、更绿的山、更清的水、更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变,正真切地改变着烟台人的生活。

    市委书记张术平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走在前列、当好标兵”为目标,以更大力度解决生态问题,坚定不移建设生态烟台美丽烟台。语气坚定,字句铿锵,足见烟台守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决心。

    这份决心,见之于城市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将生态文明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

    时间,回到今年5月7日。烟台发布烟台市总河长第1号令——关于做好河长制湖长制有关工作的命令,要求各级河长审定下发“一河(湖)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出现日常巡河有疏忽、治水履职不尽责等问题的河长,将被问责。目前,烟台已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设立9名市级河长。

    这份决心,见之于动真碰硬的魄力,用严密的法治、严格的制度,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媒体上隔三差五就会刊登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改善排名,空气质量孰好孰坏一目了然。这是烟台出台的《烟台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的重要一环。根据办法,市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委员会每个季度对所有县市区空气质量情况核查一次,根据改善情况进行排名,同比恶化的就罚款,改善的就奖励,奖罚分明,毫不手软。

    这份决心,同样见之于生态修复的科学着眼,无微不至。

    在烟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早就成为全市的行动自觉。看森林生态,景观通道建设、水源地绿化、山区绿化工程加速推进,漫步城市,生机盎然;看湿地生态,生态清淤、污染治理、湿地植被种植、湿地生态拦蓄等“多管齐下”,6万亩湿地重现生机;看农田生态,启动省耕地质量提升保护项目,完成土壤修复治理4510亩,农残治理6000亩……

    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百姓的幸福感也悄然提升。“这是我打年轻时就向往的生活。”说起被环境改变的生活,蓬莱市大柳行镇黑石村75岁的老人高天作最有发言权。

    一份新数据,将高天作老人的幸福感放大到整座城市:在6月2日全省通报的2016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中,烟台市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全省最高,资源利用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排名全省首位!

    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第一”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已渗透到烟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成新时代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烟台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俺们这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终于集体脱贫了!”莱阳谭格庄镇高家村村民们深有感慨地说。该村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扶贫大棚,种植黄瓜、西红柿和草莓,采取“工资+分红”模式,贫困户年增收上万元。

    不只是高家村村民。自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吹响以来,烟台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不让一个人掉队。

    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是提高脱贫攻坚战斗力的利器。烟台建立健全市级领导包帮扶贫工作重点村制度,市委常委、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副市长等17名市级领导,包联全市19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和17个市级扶贫工作重点村,每年到村现场指导调研不少于2次,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先后制定出台《烟台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及任务分工方案、《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任务清单》《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任务分工,卡实目标责任。印发《关于实施“332”扶贫工作重点县镇村集中攻坚的意见》,确定海阳、莱阳、栖霞3个市和30个镇、200个村作为全市扶贫工作重点县镇村,市级财政安排2200万元重点支持,统筹各方政策举措,集中投向这些贫困区域,推动产业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全市同步精准脱贫。

    在脱贫攻坚战一线战场,人力、组织保障有力。今年初,全市2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迎来“好帮手”——第一书记。这是全市组织系统针对“332”扶贫工作重点县镇村推出的专门帮扶举措。选派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6个县市区政府挂任副职、到30个扶贫工作重点镇党委挂任副书记、到2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各村各户的脱贫之路走得既快又稳。

    一以贯之的民生情怀,在烟台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份民生财政支出表就是力证——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548.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7.4%。

    精准落地的改革行动,让变化从数字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单是去年一年,烟台召开市委深改组会议16次,审议通过改革方案32个,以市委、市政府及“两办”名义出台改革文件110余个,涉及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就业创业工作、脱贫攻坚等诸多民生领域,聚焦百姓最关心、最烦心、最忧心的事,解决了许多深层矛盾,整治了大量沉疴旧疾。

    改革改在了问题根子上,难题少了,自然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孩子成才,是每个家庭的最大期望。寒冷冬日,福山区河滨路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书声琅琅。这所去年9月刚投入使用的小学,一年级一个班不超过45人,二到五年级50人,有效解决了“大班额”问题。

    河滨路小学的投用,是烟台基础教育改革持续发力的缩影。眼下,全市“全面改薄”工作扎实推进,累计开工校舍96.8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33片;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累计开工学校196所;精准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确保让每个孩子沐浴在公平教育的阳光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系列提高创业补贴、优化创业环境、增加就业资金投入等优惠政策,让每个烟台人都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真没想到自己创业挣钱,政府不仅给资金补贴,还帮忙传授创业经。”刚刚拿到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和6667元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的市民曹建华,去年10月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办了自己的装饰材料店,到现在已经雇有6名员工。

    更多的烟台人,受益于烟台以15个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162个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为延伸、528个社区(村)保障站为基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启了崭新的人生。

    问需于民,解的是民忧,暖的是民心。每一项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的落地,都给万千家庭带去热腾腾的希望。

    希望背后,是烟台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努力。当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精准脱贫方略落地有声、民生改革直击沉疴顽疾,起笔落墨于“一切为了人民”的新时代蓝图,正如一道耀眼之光,照亮烟台人的生活。(烟台日报记者 杨春娜 刘洁)

责任编辑:纪春艳

主题活动

更多>>
  • 1.png
  • 6.png
  • 00.png
  • 1.png
  • 1.png
  • 魅力烟台魅力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