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发表时间:2019-06-24 17:02:00来源:烟台文明网

    烟台文明网6月24日讯 “我自由啦!”小萝卜头的呼喊,伴随着枪声,回响在舞台上,也回响在观众心里……昨天上午,“薪火相传”烟台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启动,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参赛选手在一天半的时间里,依次登台,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追忆红色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重温峥嵘岁月
  台上声色并茂,台下动情落泪。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一个个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在胶东大地上勾画出辉煌壮阔的历史篇章。
  昨天上午的启动仪式上,一个个红色故事再次带领观众回到峥嵘岁月。
  胶东革命纪念馆张书蒸,讲述了《英雄母亲》———吴胜令的故事。
  吴胜令是栖霞县孙家洼村一位穷苦的母亲,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将两个儿子、两个女婿都送去参加了八路军。1947年,听说部队回来了,她与村里的母亲们结伴去看望儿子。前来迎接的首长沉痛地告诉她,已是副营长的大儿郭守全牺牲了,二儿负伤。听到这个消息,吴胜令呆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位坚强的母亲来到了儿子的战友中间,忍住内心的悲伤,强作平静地说:“守全是我生的,是党把他培养成人的。他是为党和国家牺牲的,为咱老百姓牺牲的,他死得值!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你们这些哥哥弟弟接着干,你们都不用哭,使劲练兵,多打胜仗,保卫咱的胜利果实!”回家的路上,她看上去依然还是那么平静。进了家,她关上房门,便一下子瘫坐地上,再也忍受不住撕心裂肺的痛,失声大哭……
  张书蒸动情的讲解,仿佛带领观众走进了这位英雄母亲的心里,感受到她的痛彻心扉,也感受到她的坚强伟大,不少人流下了眼泪……
  胶东是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沃土,在这片土地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可敬可佩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值得被人颂扬,他们的精神,穿越历史的长空依然那么有力。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红色基因,在胶东大地从未褪去。昨天上午的比赛中,小小讲解员们的讲解,让我们看到了红色基因在他们身上得到传承。
  来自栖霞实验小学的孩子们,通过情景剧表演《永远的9岁》再现了小萝卜头在狱中的情景。他身处黑暗却单纯天真,他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却渴望自由。经过地下党对特务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在革命胜利前夕,小萝卜头被敌人残忍杀害。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我的词很多,但是一点都不难记,我仿佛融入了小萝卜头的生活和思想中。”小萝卜头的表演者,今年也是9岁的汪相宇告诉记者,自己的彩排过程中,好几次差点掉下眼泪。
  在昨天上午的比赛中,全市中小学的孩子们将精心准备的红色故事讲给观众听,海阳地雷战、胶东孩子剧团、孤胆英雄冯官令……他们查找历史资料,撰写演讲稿,他们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驱,让红色基因在心中扎根。
  红色基因凝聚强大力量
  从红色故事中流淌出的红色基因,在胶东大地升腾出一种特殊的情怀。
  按照活动赛程,22-23日上午,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参赛选手,分为专业组、志愿组、小小讲解员三组进行比赛。大赛设选手奖和组织奖。最终,将分别评选出金牌专业红色讲解员10名、金牌志愿红色讲解员10名、金牌小小红色讲解员5名,组织奖若干名。大赛结束后,将择优推荐选手参加省里组织的复赛、决赛。
  在激情燃烧的革命战争年代,胶东党组织和革命志士始终高扬信仰旗帜,不怕牺牲、前仆后继。1928年到1938年,牺牲的胶东六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年龄最大的只有32岁,最小的仅23岁;任职最长的只有1年零10个月,最短的仅3个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胶东有名有姓的烈士达7.6万人,占全省的1/3,全省16个烈士人数3000人以上的县中现在的烟台就有7个。我市红色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共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2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0处、馆藏革命文物1375件(套)。“薪火相传”烟台红色故事讲解大赛,让沉淀于烟台大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在新时代凝聚起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 (YMG记者 杨春娜)

责任编辑:王樱茜

主题活动

更多>>
  • 1.png
  • 0.png
  • 6.png
  • 6.png
  • 00.png
  • 魅力烟台魅力烟台